連日來,重癥醫(yī)學科(ICU)正將前段時間角色體驗活動中收集到的20多項改進方法進行培訓推廣,并將對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進一步優(yōu)化改進,讓醫(yī)院服務更有溫度。

據(jù)了解,9月19日起,ICU創(chuàng)新性地舉辦護士“變形計”體驗日活動,通過角色互換和親身體驗,讓護士們更深入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,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,改善患者的就醫(yī)體驗,增強醫(yī)護人員的同理心。


護士長鮑敏慧介紹,在具體體驗過程中,護理人員選擇平時基本操作、關系患者體驗、容易忽視的細節(jié)等入手,通過體驗者和操作者隨時交流、及時反饋,用最直觀的親身感受,找出日常護理工作中的漏洞與不足。
留置針貼膜撕除時做到0°或180°哪一種沒有痛感?哪種角度無痛?如何做到松緊適度,撕除無痛感?


“找到最妥帖的方式是我們的目標。”經(jīng)過一番體驗,護士朱婷找到了訣竅,貼膜貼上皮膚非常不透氣,撕下來沒有0°或180°,動作快,太痛了,甚至還拔掉了體毛。貼膜粘的很黏,對于前臂毛發(fā)比較豐富的地方,必要時可以備皮,撕除時0°更妥帖。
不同口護液怎么區(qū)分使用,哪種最爽口?口腔護理時操作力度大小,帶給患者的直觀感受不同。體驗中,護士顧雨認識到,“雖然棉球軟,但如果力度控制不好,戳到上顎、牙齦,還是會感到疼痛。今后會更加注意操作力度,既要刷干凈,又要讓患者感覺舒適。”

活動中,大家不僅關注操作的規(guī)范安全,更把注意力放在提高患者的體驗感上,努力讓護理更有溫度。
為了保護無意識的危重患者,約束保護是ICU最常見的操作。但當護士自己躺在這里,手腳被約束,會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?


體驗活動中,護士燕臻、張晶一動不能動,毫無安全感,手臂容易麻木、酸痛,想翻身、想抓癢都做不到,會產生莫名的煩躁。“以后再給患者上約束時,會盡量把約束帶調整到確保安全又舒適的松緊度,跟患者多一些交流,找出煩躁原因,緩解患者不適,而不再是擔心非計劃性拔管,越緊越好。”對此,護士們道出了自己的心得。


“看似幾乎無傷害的無創(chuàng)通氣,其實并不招患者喜歡,連最簡單的呼吸也變得不自在。以后健康宣教時要到位:叮囑患者用鼻吸氣,不能張嘴,以免引起腹脹。”作為無創(chuàng)呼吸機使用的體驗者,王森林也道出了心聲。


整個角色互換活動,科室護理人員瞄準約束帶使用、高流量氧療、俯臥位通氣等8大項目,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20多條,有力促進了患者就診滿意度的提升,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稱贊。